资讯原创 首部票房20亿续集却扑街!老套但好看的《海王2》,仍逃不了超英大片衰落困境
首页资讯影视资讯原创 首部票房20亿续集却扑街!老套但好看的《海王2》,仍逃不了超英大片衰落困境

原创 首部票房20亿续集却扑街!老套但好看的《海王2》,仍逃不了超英大片衰落困境

原标题:首部票房20亿续集却扑街!老套但好看的《海王2》,仍逃不了超英大片衰落困境

【版权申明:本文为@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,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,违者必究!】

2023年的最后一部超级英雄大片《海王2:失落的王国》,已于12月20日(本周三)在国内上映,提前北美两天。

不过,相比2018年末第一部《海王》在国内狂揽超20亿人民币票房,讨论热度爆表,街头巷尾口口相传的盛景,《海王2》目前的境况,也堪称门庭冷落、大不如前。可能有很多五年前去电影院给第一部《海王》贡献过票房的观众,还不知道《海王2》上映了。

虽然映前就有《海王2》预售成绩低迷的报道出现,但上映之后,市场才发现《海王2》的票房下限居然如此之低。目前,影片前两日票房报收仅六千万,猫眼专业版和灯塔专业版的算法模型预测仅给出了2.64亿和3.56亿的最终总票房预期——要知道,首部《海王》首周末三天的票房,就超过6.4亿。

平均一下两方当下预测,《海王2》将很有可能会步《雷霆沙赞2》和《惊奇队长2》的后尘,相比于系列前作,实现超过八成的票房跳水。

当然,目前看来,《海王2》上映第二天的成绩已跑赢模型预测,这预示着影片的后续成绩可能会有所抬升,冲击4亿还有希望——但即使这种较乐观的情况发生,也只不过是给好莱坞、华纳和超级英雄类型稍挽回一点颜面。

扑街不能光赖中国观众兴趣减退,《海王2》在北美老家的成绩也不被看好。影片在北美还未上映,但票房网站boxofficepro仅给出1.05-1.55亿美元的长期预测,大致比第一部《海王》打了三到五折。

单看中国市场的成绩,《雷霆沙赞2》和《惊奇队长2》的大跳水,尚可以解释为系列前作本来就质量一般,缺乏吸引力,只是凭当年超英类型的热度红利才能“蹭”到好成绩。

但第一部《海王》当时在国内可是一片好评,实打实有群众基础。此次导演温子仁和主演杰森·莫玛还来华宣传,颇为卖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《海王2》的失利,只能归结于中国观众对超级英雄类型乃至于好莱坞的彻底厌倦——当然,尤其是今年以来,这个话题早就老生常谈,说烂了。

本以为是烂片,结果完全合格

在超级英雄类型光速坠落到谷底的2023年,许多观众和评论者也有一种“看笑话”的心态,更敢对质量不佳的续集作品大吐槽、大清算了。

如此一来,制作周期内就已经状况不断,华纳内部试映不被看好,票房前景也被看衰的《海王2》,自然就成了大伙憋着劲群嘲的预备对象。

不过在影院验片过后,可以客观地说,这回《海王2》的质量,算是体面地兜住了超级英雄类型的底裤。这部DC扩展宇宙的收官之作,从各方面来看都非常安全、非常合格。

一方面,影片让人深感老套是真,又是类似于《雷神2》里王兄和罪弟联手做任务的“相爱相杀”旧套路;价值观老少皆宜,又是强调家庭价值的“家人侠”大电影。

另一方面,除了最终对抗寇达克斯的boss战太潦草之外,《海王2》又没有什么能让观众“落井下石”的大槽点。整部电影的叙事还算流畅,视觉体验吊打近年来一众偷工减料的潦草超英续作,“正常”商业片的佐料齐全——整盘菜,显然立住了。

当然,《海王2》的整体质量,还谈不上很出色。但说真的,在这个好莱坞大片水平集体降级的大环境里,“正常”又何尝不是一种被衬托出来的优良标准呢?

目前《海王2》已在豆瓣开出7.0的评分——确实不高,但对比近两年来屡见不鲜的“四四五五”级超英电影评分,这部《海王》续作,真可以挺直腰杆子说话了。

剧作老套简单,但也情有可原

在剧作方面,观众对《海王2》大致给出了中庸、不功不过的评价。

第一部《海王》获得巨大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,就是其波澜壮阔的“起源故事”模式。

系列第一部讲起源故事不新鲜,但《海王》的起源历程则独有一种宏大绚烂的气魄。一桩跨种族之恋起头,牵连起古老帝国、七海纷争、新王扫六合的磅礴画卷,空间跨度大,事件跨度长。虽为超英奇幻类型,却隐隐有魔幻史诗的恢弘格局。

但《海王2》的“兄弟联手阻止反派毁灭地球”叙事,就又落到以击败本部反派为最终目标的惯常模式上来了,毫无超出观众预期的意外之处,格局也小了不少。观影过程中,观众很容易联想到隔壁漫威的《黑豹2》《雷神2》。

因温子仁对《海王2》一早就提出了“伙伴喜剧”的定位,片中插科打诨的成分比上部有所增加,但“笑果”平平。可能唯一好笑的梗,是隔壁漫威《银河护卫队》的掌舵人詹姆斯·古恩转投DC后想出来的“陆地龙虾”彩蛋。

《海王2》的剧作和故事总体平庸,这样的状况不能全怪温子仁。影片制作过程命途多舛,经过多次补拍、改档后(从《闪电侠》之前上映改到之后),为了配合DC扩展宇宙(DCEU)的收官,将原定于剧本中,也进组拍摄过的蝙蝠侠戏份删除了。至于原本的故事全貌如何,还有待揭秘。

这样一来,《海王2》就切掉了和DCEU的最后一点联系,《海王2》完全应该当成一部独立的《海王》续集来看。这确保了对新观众的友好,但也牺牲了影片剧作的复杂性,回收到现在这样过于安全圆融的故事架构之中。

《海王2》陷入这样的不利处境,华纳的宇宙规划和项目管理不善难辞其咎。《海王2》如此独立、内向、缺少联动的叙事,也说明华纳刻意“冷处理”DCEU,承认其十年来的全面失败,“低调发丧”的心态。

另外,在影片制作过程中,前作中人气极高的“海后湄拉”安柏·赫德整出和约翰尼·德普的巨大离婚风波,成为全球网民众矢之的,超过四百万人请愿将她从《海王2》中删掉。最终《海王2》并未换角,但在宣传中大大淡化赫德。正片中她出场不算特别少,但台词没几句,显然是经过删减和修改后的版本。

系列突出的视觉体验,仍是高分

在高层规划一团浆糊、补拍重拍延期状况不断、主演麻烦缠身等场外不利因素叠加的“地狱开局”下,温子仁的工作成果也完全可以算得上是鞠躬尽瘁,把将倾的大厦扶住了。

《海王2》的最大亮点,无疑是继承了前作中极尽灿烂壮美的海底视觉奇观,特效镜头保质保量,不负超级大片的定位。

这次,《海王2》的“海底潘多拉”虽未体现出明显的技术进步,但丰富程度更上一层楼,无论是赛博朋克式的海底城市构建还是光怪陆离的各色海洋生物,均是华美绚烂,明丽多彩。

不只是海底,影片的地上特效场景还大大加量,冰川、丛林、沙漠场景逐个出现,极具“移步换景”的主题乐园板块或闯关游戏地图特征。

更别提极具“克苏鲁”风格和恐怖片导演恶趣味的触手、齿口、巨虫、食人花等怪物形象构建,硬核感很强的各色机甲、机械、兵器设计,都是花样百出。

横向对比,《海王2》视觉上的可看性明显优于视觉上水准波动极大的漫威,也好过同宇宙过分强调对比度和暗色调的其他DC电影。能将如此丰富繁杂的视觉主题融合在一部电影之内,足见温子仁导演是当今好莱坞最出色的概念构思者和奇观专家之一。

总而言之,温子仁在保障电影的视觉体验方面,绝对可以问心无愧地交差了。观众单凭这点去看《海王2》,已然不亏。

票房不佳,非战之罪

就是这样一部怎么看都合乎水准的《海王2》,却几乎可以确定将面临市场的冷遇。只能说,时也,运也。

第一部《海王》五年前获得现象级成功的关键要素,如今也不再那么奏效了。无论是海底潘多拉的奇诡景观还是演员魅力,都难以维持对观众的吸引力。

前者新鲜度降低,后者被场外事件磨损,均显现出一股无可阻挡的疲倦姿态。

但从宏观角度看,《海王2》的失利结果,是受超级英雄电影衰落的大周期决定的。今年此类影片整体下行的走势太陡峭,血淋淋地打破了业界的最后幻想。

虽然温子仁已尽力挽回,影片也在不利局面下最终交出了尚可的质量,但也只能自认时运不济。

除超英电影自身套路化导致的审美疲劳之外,疫情爆发几年来对全球各行各业、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客观改变,或许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内部归因。如今,全球观众的情绪低了不少、复杂了不少,对过往那种过于天真、刺激、幼稚化的超级英雄电影,产生了一种无意识的“不相信”。

不相信世界危机能被某几位英雄的超能力“过家家”式地解决,不相信像《海王2》结尾那样,亚特兰蒂斯人和人类间的和平稳定,能仅靠一方的善意达成——毕竟真实的世界不是合家欢,也不是乌托邦。

虽然之前观众也不是真的相信超英电影的种种设定,但如今,过于童话和爽文的超英电影放在社会环境中,的确显得比几年前更加幼稚、肤浅了,观众甚至连放空大脑,“悬置怀疑”,都难以做到了。

超级英雄电影要想再次起势,需克服的困境不只有新鲜感的重新发掘、更巧妙的系列设计和更优的项目管理,恐怕还有如何适应观众不再愿意无条件接受过于浅白、天真内容的心理倾向。

无论是积重难返的漫威还是2025年开始重新布局、另起炉灶的DC,都要面临这个难题。

(文/阿拉纽特)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又一新剧下周播!TVB女星与男拍档吻上瘾!爆监制亲身教
下一篇
作家三毛传记电影立项 片名初步确定为《撒哈拉的故事》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